制度保障更强、创造质量更高、运用效益更好、保护力度更大、服务体系更优、国际合作更广——4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六个更”成为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有力诠释。
持续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今年是专利法实施40周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回答现场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国专利法自1985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走过了40年的非凡历程。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专利事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有力推动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40年来,我国专利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是全世界首个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和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跃居全球第一位。
当前,我国顺利完成专利法新一轮修改,实现了相关法律制度的与时俱进,包括建立了国际上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了专利开放许可制度、药品专利保护期限延长制度和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等。同时,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代理条例、《专利审查指南》等配套修改也已完成,我国专利法律法规更加健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40年专利事业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与时俱进完善专利法律制度,持续提高专利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快实现由专利大国到专利强国的转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申长雨表示。
积极回应新业态发展需要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据介绍,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回应人工智能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需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及时修改完善《专利审查指南》,发布《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积极回应和解决了有关人工智能专利申请主体、保护客体、审查标准等热点问题;聚焦人工智能重点领域,为相关专利申请提供快速审查服务,严厉打击抢注“DeepSeek”等相关商标申请行为,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护航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加快建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健全知识产权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体系,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按需审查服务力度;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推动完善相关国际规则和标准,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造福全人类。
今年春节档期间,《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国产电影票房不断刷新纪录,但也有网友发现网络空间仍然存在一些传播、售卖盗版制品的情况。如何打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
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王志成在回答现场媒体提出的这一问题时表示,国家版权局会同国家电影局、公安部、文旅部相关部门连续7年部署开展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国家版权局指导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及四川、广东等地版权局为《哪吒之魔童闹海》《熊出没·重启未来》等影片相关美术、音乐作品进行版权登记,明晰版权权属;发布3批院线电影版权保护预警名单,要求各网络服务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侵权盗版行为。据统计,仅春节期间相关互联网平台就及时删除、屏蔽涉春节档院线电影侵权盗录链接229万余条,封禁、限播反复侵权账户4116个,有效遏制侵权行为。
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2024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至82.36分,再创新高。近年来,我国多措并举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专利审查是专利获权的基础和专利保护的源头,也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核心业务之一。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提高专利审查的质量和效率,目前发明专利的平均审查周期已经压减至15.5个月,达到相同审查制度下国际的最快水平;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2%,专利审查质量用户满意度指数升至86.8。”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表示。
在提高审查质量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全面优化审查机制,健全完善了权责清晰的审查业务管理体系;在创新审查模式方面,建立并完善了优先审查、延迟审查、集中审查等多种模式,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点产业发展。对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重点产业的专利申请,开展优先审查,进一步压缩审查周期;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上线专利智能审查和智能检索系统,实现了对比文件自动推送、外观设计图形检索、申请文件缺陷识别等相关功能,目前还在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相关技术在专利审查中的应用,满足申请人的相关需求。
就打击网络销售侵权假冒商品相关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介绍,市场监管总局始终坚持打建并举,在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狠抓违法案件查办的同时,注重执法办案与建章立制的协同推进,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制定了《市场监管领域知识产权案件案由规定(试行)》,梳理了市场监管部门执法涉及的10大类、98种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制定了《商标侵权案件违法经营额计算办法》,系统总结了多年来的经验和做法,细化了规定,统一了标准,有效解决一系列争议与关键问题;出台了《关于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 推行服务型执法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执法新模式。
“2025年,我们将锚定执法体系和执法能力现代化目标,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执法制度建设进程,制定并发布知识产权执法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执法效能,为知识产权保护筑牢制度性屏障。”嵇小灵表示。